找到相关内容137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能够带给人类什么利益(一)

    悲悯。由于他实行这种业,在身体分解而死之后,他会投生至善趣,甚至是天界。但是如果他没有投生至天界,而是再回到人间来,那么,无论投生到那里,他都是长命的。」  在此,你们可能会质疑是否真的有未来世。对于...。  在这世上,没有正见的人很可能会任意而为,例如沉溺于欲乐、渴求名誉、饮酒、赌博等。这些将会为他们带来长久的痛苦。反之,具备正见的人则可能会全心全意地投入于修善,例如行布施、持戒、培育慈悲及修禅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3749250.html
  • 佛法─解与行之结合

    ]   勿以善小而不为。对于任何众生之利益事,皆能怀著深诚恳切的悲悯,精勤勇猛,常不舍弃。将所学见于实际,学而有用。总而言之,修学弘教,以正见净信为前导,正勤、方便为加行,内具悲愿,行自利利人之...是以(从正见而来的)净信为出发的。“信为欲依,欲为(精)勤依”:有了清净信心,会引起愿欲,誓愿依法而勤行。三乘道的“归依”,菩萨道的“菩提”,都是以信愿为体性的。有了愿欲(求),立定志向(名为“发...

    释宗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151774.html
  • 佛学、心理学与个人成长

    ,若能对所生起的感受投以智慧的光明,便能了知到情绪和感受的虚幻性和众生对情绪和感受的迷恋和执着;继而因对情绪和感受的了解而得自在,和对众生情执的谅解而生起关怀的悲悯。   在此有必要强调,佛法对...沉迷的没有办法作出正确的抉择,乃至根本无力作抉择。例如小孩在看恐怖电影时,只能随着影片内容而生恐惧之,因为他未能觉知影像只是假象。反之,对觉醒到的事物,是能够作抉择及作出正确的抉择。如上例中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4252713.html
  • 佛法的修行方法(三):《大空经》

    ?如果尊师以悲悯,为弟子求义及饶益,求安稳快乐,而弟子“恭敬顺行而立于智,其归趣向法、次法,受持正法,不违犯师教,能得定者,如是弟子于师行慈事,不行怨事。   阿难!是故汝等于我行慈事,莫行怨事,...难得者,必有是处。”   “得时爱乐解脱,及不时不移动解脱者,必有是处。”   “所以者何?我不见有一色,令我欲乐。彼色败坏变易,异时生愁戚啼哭、忧苦、懊恼。以是故,我此(异)住处,正觉尽觉,谓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2753554.html
  • 菩萨众的德行

    也不妨舍戒还俗,以悲悯而与他好合。总之,不得杀、盗、淫、妄,为佛法极严格的戒条,甚至说:一念盗心即犯盗戒,一念淫心即犯淫戒,谨严到起心动念处。然而为了慈悲的救护,菩萨可以不问所受的戒而杀、盗、淫、妄...结集)。声闻者不能即俗而真,不能即缘起而空寂,以为慈悲等四无量,但缘有情,不能契入无为性。不知四无量是可以直入法性的。如质多罗长者为那伽达多说:无量三昧与空三昧、无相三昧、无所有三昧,有差别义,也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1456509.html
  • 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

    游观,见到老病死亡。从一人而了解到这是人类共有的痛苦经历,自己也不能不如此。对此若仅为自己着想,则引发出声闻的厌离心。如不仅为自己,更为一切众生着想,即成为菩萨的悲悯。释尊是并不专为自己着想的,所以...平等的,因为佛教对缘起法有着深切的认识;慈悲是圆满究竟的,这缘于佛教的无边悲愿和无漏智慧的交融。当然它们彼此不是孤立的,而是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的。   菩萨为什么要慈悲众生?如何增长慈悲?这须从...

    陈星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35056892.html
  • 《道次第》修学释疑

    在做,至于怎么表现,并不是最重要的,方式可以有很多。但如果你觉得他一定要这么做,不这么做你就感到难过,感到痛苦,那就落入执著了。   菩萨以悲悯帮助众生,但这种悲悯是建立在无所得的智慧之上。无所得...。当然,如果本着交流探讨的目的来说,也是学习方式之一。但不少人对佛法有了一知半解之后,就热衷于夸夸其谈。这样的说,无异是井蛙语海,夏虫语冰,不仅没有任何力量,还将成为凡夫的增上缘。因为你是以我执的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75994940.html
  • 转违缘为道用的两种根本方法

    显然就不会生起悲悯。所以有痛苦有磨难,这正是修心的好处,我们理所当然要感谢它。正是为了解脱这个痛苦,我们才会走进佛法的大门。只要进入佛法的大门,就会有解脱的一天,最终必然能获得解脱。   因此...悲悯同情?没有经历违缘的重重磨练,怎么能圆满我们的持戒、忍辱等六度波罗密?所以,遇到违缘正好提供了修习的机会,我们就用前面讲的世俗和胜义两种菩提来转违缘为道用。   前面讲的是“意乐转变法”...

    洛桑成列·确吉坚赞仁波切讲授

    |违缘|逆缘|道用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1/22332896975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西方发愿文解讲记(一)

    就是三界,指欲有、色有、无色有中无量无边的众生。这些众生都沉溺在生死大苦海中。如果我们不发普度的,众生就会无止境地随惑业漂流生死,往后要受的苦没办法用数字计算!所以要对三有众生发悲悯、发救度心。 ...大师说:“此文词理周到,为古今冠。”(意思是莲池大师新作的净土文无论文词、义理都完备周到,是古今最好的发愿文。)   根据省庵大师的解释,这篇愿文分为六大章节:一是发菩提,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西方发愿文解讲记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085625325673.html
  • 《七佛通戒偈》浅释

    所以说不杀生这个戒有积极的意义,推广这种悲悯就会怜悯一切众生,积极作慈善事业,救济事业,公益事业。 第二条是不偷盗,推广施舍,从因果规律上讲,偷盗是种贫穷困苦的因,有的人不懂得,以为我偷了别人的东西...种恶业,第一就是贪欲。什么是贪?于一切顺境,于一切利益求取无厌永远没有止境,越多越好。第二就是瞋恨,就是瞋恨,对一切有违自己心意的人事,起瞋怒心,发脾气,生怨恨等。第三种就是愚痴。愚痴不是指没有文化...

    昌臻法师

    戒律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1615344692.html